top of page
E73710D2-E961-4F86-BF0D-5E1B74AD1F43.jpg
43240835-4cbb-4a64-8645-c431b4757c29.jpg

黃智偉, PhD

教授, 心理學系,佛光大學

Phone:

03-9871000 #27114

Email:

研究專長: 

生理心理學、神經科學、心理藥物學、成癮行為、精神疾病動物模式、學習記憶 

關於我

身為一名神經科學家,我的研究聚焦於利用動物模型探討焦慮、憂鬱症、躁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疾患(PTSD)與藥物成癮等精神疾病。基於一系列挑戰「酬償比較假說」的實驗結果,我提出了「矛盾效應假說」,用以解釋藥物濫用的正、負向強化機制。我的團隊運用光遺傳學技術,深入研究前額葉皮質與基底外側杏仁核如何同時調控成癮性物質的愉悅效應與厭惡效應。

與此同時,我們也利用動物模型探討 PTSD,研究重點在於內側前額葉皮質與杏仁核的功能角色,並評估百憂解對症狀減輕的效果。

在與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徐百川研究員合作的計畫中,我們研究中風後中樞疼痛,目標是藉由光遺傳學與化學遺傳學技術,辨識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TrkB 受體與神經發炎等關鍵路徑及分子機制,以釐清疼痛及其共病症狀的本質。

除此之外,我也研究把精神科藥物用於神經疾病之治療潛力,例如:我們近期的研究顯示,甲基安非他命可能透過前邊緣皮質增強阿茲海默症動物模型的學習能力與神經活動。

透過上述研究,我致力於揭示新穎的治療機轉,並將既有精神科藥物重新定位,以治療神經與精神疾病,最終促進基礎神經科學成果向臨床應用的轉譯。

學歷

中正大學心理所 博士
1999.09 ~ 2003.06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學士
1993.09 ~ 1997.06

經歷

  • 佛光大學 教務處
    — 註冊組組長(2022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副教務長(2022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佛光大學 心理學系
    — 教授(2017 年 2 月 – 至今)
    — 副教授(2010 年 8 月 – 2017 年 1 月)
    — 助理教授(2006 年 8 月 – 2010 年 7 月)

     

  • 中央研究院 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臺灣
    — 訪問學者(2015 年 1 月 – 2015 年 6 月)
    — 訪問學者(2012 年 7 月 – 2012 年 12 月)
    — 訪問學者(2011 年 7 月 – 2011 年 12 月)
    — 訪問學者(2011 年 1 月 – 2011 年 6 月)

     

  •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Psychopharmacology (SCI, 4.2, Q2)
    — 永久審稿委員、編輯審查委員會
    (2024 年 10 月 – 至今)
    — 客座編輯,專題號(2023 – 2024 年)

     

  • Academia Biology
    — 編輯(2023 – 2024 年)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SCI, 4.232, Q1)
    — 客座編輯,專題號(2022 – 2023 年)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SCI, 5.435, Q2)
    — 客座編輯,專題號(2022 – 2023 年)

     

  • Biomedicines (SCI, 6.081, Q1)
    — 專題編輯,主題專號(2022 – 至今)

     

  • Cells (SCI, 6.600, Q2)
    — 專題編輯,主題專號(2022 – 至今)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SCI, 5.924, Q1)
    — 專題編輯,主題專號(2022 – 至今)

     

  •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SCI, 4.242, Q1)
    — 專題編輯,主題專號(2022 – 至今)
    — 客座編輯,專題號(2021 – 2022 年)

     

  • Brain Sciences (SCI, 3.394, Q3)
    — 專題編輯,主題專號(2022 – 至今)

     

  • Neurology International (SCI, 3.2, Q2)
    — 專題編輯,主題專號(2025 – 至今)

     

  • Behavioural Neurology (SCI, 3.342, Q2)
    — 主編,專題號(2021 – 2022 年)

  1. 2021無線遙控磁共振光刺激調控腦神經細胞裝置(發明第I740225號)

  2. 2022 A WIRELESS MAGNETIC RESONANCE DEVICE FOR OPTOGENETIC APPLICATIONS IN ANIMAL MODEL (US 11,471,699 B2)

​​​​​

  1. Sigma Xi,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Honor Society
    — 正式會員(2023 年 – 至今)

     

  2.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EBM)
    — 傑出審稿人獎(2021 年 12 月)

     

  3.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臺灣
    — 大學校院特殊優秀人才年度研究獎勵(2010/10/01 – 2025/07/31,2021 年除外)

科學與使命交會的起點 —— 一起共赴探索之旅。

S__38944808.jpg
486297646_9972068579477916_9216153679434607967_n.jpg
1.器宇非凡的校門.jpg

© 2025 by Andrew's Biopsychological Laboratory.

 

bottom of page